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5月10日
分析鋰離子電池的三元材料技術
鋰離子電池工藝技術及生產應用密度的粉末溶解度大。在水熱反應的升溫升壓過程中,前者的溶解度不斷增加,當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就會沉淀出后者。因此水熱法粉末合成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溶解/再結晶的過程。
LiYunjiao等‘73采用球形過渡金屬氫氧化物(250g)和LiOH.H,O(s)(177.8g)作為原材料放入水熱釜中,加熱到250℃4h,冷卻、120℃干燥后分兩步進行煅燒處理,第一步500℃處理6h,第二步900℃處理lOh得到LiNi0.5C00.2Mn0.302產品。由XRD分析結果可知,經水熱處理后的得到的產物已被鋰化,但形貌沒有被破壞。
(a)過渡金屬氫氧化物前驅體掃描電鏡圖
(b)鋰化的金屬氧化物前驅體掃描電鏡圖
(c)LiNi0.5C00.2Mrr0302材料掃描電鏡圖
(d)不同電壓范圍LULiNi05C002Mt10.30:循環(huán)性能,o.5c前驅體和最終產物的形貌及比容量.明采用由尿素輔助水熱合成了球形具有濃度梯度的(NiMn)CO,,與LiOH混合后經高溫處理得到核一殼結構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科LiNi0.5Mnl.504。實驗采用12.5mmol的NiS04.6H20、37.5mmol的MnSO。.H20和0.1mol尿素被分散在250mL去離子水中,放入反應釜中,180℃反應12h。水熱合成的碳酸鹽前驅體在500℃煅燒3h后轉變成氧化物,氧化物與LiOH.H20混合850℃煅燒12h合成出LiNi0.5Mnl.504。水熱過程處理中,產生具有濃度梯度的碳酸鹽前驅體,在單個球形粒子中,Ni在表面上的含量比在中心高,而Mn表面含量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