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9月29日
動力電池市場格局或將重塑
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憑借品牌影響力及技術實力在全球已迅速占領一批忠實客戶,走低價策略的Model3也風頭正勁。特斯拉亞太區(qū)總裁任宇翔曾公開表示,中國的Model3預訂量已高于美國以外的任何其他國家。
后發(fā)強勁的新能源合資陣營。目前,包括大眾、戴姆勒、福特、雷諾日產聯(lián)盟在內的外資車企已經作為新能源汽車合資陣營的先頭特種,領先進入中國市場。
事實上,在傳統(tǒng)燃油車市場,合資車品牌相比于自主品牌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工藝技術、零部件、科技含量、車型和價格等。在外資品牌影響力加持下,合資車型在國內狹義乘用車領域牢牢占據著市場的主導位置。今年1-8月,合資品牌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位列前四名。
分析認為,大眾、福特、日產等在華的合資品牌一直是國內乘用車銷量排行榜上的佼佼者,在雙積分政策倒逼下,合資品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勢力將不容小覷。隨著補貼退出,合資品牌反超機會或更大。
目前新能源汽車合資品牌概況:
國內動力電池誰機會最大?
認為,外資車企加快在中國新能源的合資戰(zhàn)略,主要是迫于國內雙積分政策的推行壓力。隨著新能源合資品牌浪潮的鋪開,動力電池企業(yè)也將迎來莫大的機會與挑戰(zhàn),新能源合資品牌對于動力電池的選擇或將影響國內動力電池的市場格局。
從合作布局路徑與產品市場定位來看,合資品牌的動力電池選擇大概率來自三個方向:
國內合作車企原有的電池供應商。梳理統(tǒng)計了今年1-8批推薦目錄中,江淮汽車、北京汽車及旗下子公司北汽新能源、眾泰汽車、東風汽車的乘用車動力電池配套。組建合資公司后,不排除優(yōu)先沿用合作的供應商。
目前,無論是國內車企與動力電池的合資公司,還是外資企業(yè)來華合資組建的動力電池公司,都是屬于PACK廠,外資企業(yè)直接涉足電芯廠概率較小。
選擇以日韓為代表的外資動力電池。其中,LG化學動力電池目前主要應用在通用、雷諾、福特、戴姆勒和大眾等車企的混動車型上;三星SDI也與寶馬公司簽訂了長期合作協(xié)議。同時,包括LG化學、三星SDI、FordMotorCompany配套的車型已成功進入今年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公告。
外資車企設立新能源合資車品牌,本就不為補貼,一是迫于雙積分政策壓力,二是為分羹巨大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因此選配在技術上、性能上更勝一籌的外資電池,也是在情理之中。
國內一線動力電池企業(y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yè)也在迅猛崛起,成為外資動力電池的最大競爭者。比亞迪已確認表示動力電池對外部車企開放供應,或也成為合資車企的重點選擇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國內動力電池龍頭企業(yè)寧德時代確認成為奔馳EQ電池供應商之一。此外,寧德時代也表示正在與大眾汽車集團接觸,爭取成為大眾汽車集團打造的全新電動車平臺MEB項目的供應商。
上一篇: 電池更換技術助飛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