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9月27日
國家在新能源電動汽車安全方面都有哪些規(guī)定?
在國家高度鼓勵和大力實施對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推廣之后,新能源電動汽車已經(jīng)成為了很多消費者購車時第一時間會考慮的對象。針對如今越來越大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國家也相應的出臺了很多政策,其中之一的分流就是針對新能源汽車制造廠商所提出的安全新規(guī)。
結合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和制造廠商生產(chǎn)數(shù)目過剩的數(shù)以百萬相計的新能源汽車,顯然前后供應量無法達到平衡,以此為背景不難看出國家在近期會提高新建新能源電動汽車工廠的門檻、并對其生產(chǎn)資質進行考察。
盡管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起初目標是節(jié)能、低碳、減排、環(huán)保,但是就目前的形式來看,新能源電動汽車所帶來的電池消耗和電池污染在某種方面上甚至超過了燃油類汽車所帶來的污染。所以針對此類情況,國家會對2017年WTO官方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進行分析,并以此出臺符合我國國情的新能源電動汽車電池回收法,這方面如果得到實施,那么新能源電動汽車制造廠商就必須嚴格要求自身汽車電力供給方面的問題。
同時為了能夠讓新能源電動汽車在行駛中更加安全,國家將對其進行不同于傳統(tǒng)汽車的安全檢測,除去汽車正面100%、40%碰撞,新能源電動汽車還要應國家要求進行電氣安全的附加審核。不得不說C—NCAP新車測試的加入,讓很多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chǎn)廠商有些措手不及,以此為代表的應對措施只能是——馬不停蹄的對汽車測試做全面完善。
最后除去對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chǎn)廠商的安全新規(guī),國家還將下調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購車補貼和度電補貼,這項新規(guī)的存在不僅僅意味著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chǎn)廠商將面臨更大的資金鏈壓力,還可能讓很多的消費群體流失。
總之較2017年新能源電動汽車方面的政策來看,2018年國家所出臺的針對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chǎn)廠商的新規(guī)確實比之前更加全面了。
下一篇:人工SEI膜助攻鋰金屬電池實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