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2月28日
來了!比亞迪第9大電池生產基地!
近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公示了濟南弗迪產業(yè)園建設項目(一期)設計方法,建設單位為濟南弗迪電池有限公司(下稱"濟南弗迪")。
根據園區(qū)規(guī)劃顯示,項目位于濟南高新區(qū)徐寨片區(qū),用地面積約40公頃,用地性質為工業(yè),項目整體規(guī)劃分期實行。
圖源: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官網
今年八月二十四日,濟南弗迪在濟南注冊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由弗迪實業(yè)有限公司持有100%股權,而弗迪實業(yè)則是比亞迪的全資子公司。由此可看到,濟南弗迪為比亞迪的"嫡系孫公司"。
根據濟南政府和比亞迪簽署的合作協(xié)議,新能源動力鋰電池項目產量約為30GWh,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產量為15GWh。
打造綜合性產業(yè)生態(tài)高地
濟南市以打造"智造濟南"、實行"工業(yè)強市"戰(zhàn)略為引領,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和相關領域頭部公司開展了積極對接合作,并出臺一系列產業(yè)支持政策。
聯(lián)系到今年濟南政府和比亞迪在新能源動力鋰電池、半導體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由此可知,濟南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全面發(fā)力,比亞迪將在濟南打造涵蓋動力鋰電池、半導體、汽車整車等領域的綜合性新能源產業(yè)生態(tài)高地。
據了解,除了設立濟南弗迪,同日成立的還有濟南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下稱"濟南比亞迪半導體"),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陳剛(現(xiàn)任比亞迪第六事業(yè)部總經理),注冊資本高達49億元,其中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7.75%。
無巧不成書,當天有媒體報道稱,比亞迪半導體近日斥資50億元在濟南購得一家嶄新的晶圓廠——濟南富能半導體。
資料顯示,濟南富能半導體成立于2018年十一月,是一家供應功率半導體綜合解決方法的IDM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官網顯示,濟南富能半導體目前有8英寸的Si晶圓廠和6英寸的SiC晶圓廠,計劃今后將成立12英寸晶圓的生產廠。
而根據濟南政府和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的合作協(xié)議,比亞迪半導體將充分發(fā)揮從功率半導體芯片設計、晶圓制造、模塊封裝和測試到系統(tǒng)級應用測試的全產業(yè)鏈IDM模式的優(yōu)勢,和濟南市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推進有關半導體項目實現(xiàn)更大突破。
由此可見,收購濟南富能半導體的消息并非完全空穴來風,當然,最終結果還得看比亞迪方面的回應。
當下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面對著缺芯的困境,已經有不少車企今年以來已經公布了多次減產、停產的通知,國家也愈發(fā)重視汽車芯片這一核心技術,比亞迪半導體作為國內自主可控的車規(guī)級IGBT領導廠商,在技術積累、人才儲備及產品市場應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先發(fā)優(yōu)勢,濟南比亞迪半導體的成立或許承擔著開啟新一輪半導體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攻堅戰(zhàn)的使命。
此外,在上述兩家公司成立后的一個月,濟南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由比亞迪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兩個月的時間,持續(xù)成立三家公司,業(yè)務涵蓋動力鋰電池、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整車等領域,不僅意味著濟南政府和比亞迪達成深度戰(zhàn)略合作,而且說明比亞迪的布局邏輯是配套性、綜合性、產業(yè)性三要素的集全。
部署九大電池生產基地
目前,比亞迪共擁有深圳寶龍、惠州坑梓、西安高新、青海西寧、貴州貴陽、重慶璧山、長沙寧鄉(xiāng)、安徽蚌埠8大生產基地,再加上濟南基地,比亞迪已建成或規(guī)劃建設9個生產基地,涉及9個省市和地區(qū),此外還和長安汽車合資建立了10GWh產量,合計產量達到205GWh。
去年底比亞迪產量已達到65GWh,今年底預計將達到91GWh。
更早之前的七月十四日,長春市政府官網公布消息稱,長春市政府、我國一汽集團、比亞迪共同簽署了新能源動力鋰電池項目投資合作協(xié)議。但項目具體信息以及投資力度,均未披露。
不過,今年五月有消息稱,比亞迪將投資百億項目落戶長春國際汽車城新凱沿河兩岸。
據悉,比亞迪旗下動力鋰電池子公司弗迪電池來自一汽紅旗的訂單已出貨。有分析指出,比亞迪在長春百億投建動力鋰電池基地,或為配套一汽新能源車型。
如若比亞迪長春新能源動力鋰電池項目正式落定,意味著比亞迪比旗下弗迪電池的生產基地,要多加上長春生產基地,總數(shù)上升至10。
此外,比亞迪在八月份成立兩家電池公司。分別是八月三日成立的無為弗迪電池有限公司(下稱"無為弗迪"),八月六日成立的鹽城弗迪電池有限公司。
其中,無為弗迪成立之際,正值合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高端核心零部件項目完成備案之時,市場認為,無為弗迪電池廠大概率是為合肥比亞迪汽車基地供應動力鋰電池配套。
至此,比亞迪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總數(shù)量未來或將提升至11個。
加速外供
在建及規(guī)劃中的電池總產量,足夠比亞迪自用和外供。
來自我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的數(shù)據顯示,今年1-九月,比亞迪位居國內動力鋰電池裝車量排行榜第二位,裝機量14.73GWh,占比16%。從這一方面來看,比亞迪電池自用率還不夠高,有產量過剩的風險存在。
另一方面,比亞迪要加快外供步伐。目前已出貨的電池外供合作方只有一汽紅旗和國產福特MustangMach-E;確定合作的整車廠有豐田汽車,此前消息稱,比亞迪汽車將為豐田代工生產電動汽車,從底層技術、電控系統(tǒng)、電機和電池等核心技術層面,都全面由比亞迪負責獨立完成,后續(xù)交由豐田驗收。
傳聞合作對象包括TSLA、現(xiàn)代汽車、奔馳等。其中,有關刀片電池外供TSLA,此前有消息稱,比亞迪即將于明年第二季度向TSLA供應"刀片電池"。目前配有"刀片電池"的TSLA車型已進入C樣測試階段。
對此,比亞迪回應稱:從未向媒體表示將對TSLA供應刀片電池,亦未表示刀片電池將用于ModelY。
有觀點認為,"未向媒體表示"并不代表刀片電池就在TSLA電池供應商之外。對TSLA而言,為了保證供應鏈的安全,一般都不會只用一個供應商的磷酸鐵鋰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行業(yè)媒體再次報道稱,TSLA旗下車型明年將會使用比亞迪的電池。若該消息屬實,意味著比亞迪的電池外供之路將迎來巨大進展。究竟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