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2年06月25日
外媒:我國主導鋰電池市場 占了全球73%產量
八月十九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鋰電池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其已經開始在重型設備、交通運輸?shù)戎T多行業(yè)取代鉛酸電池。而我國抓住了這一轉變,正在鋰電池行業(yè)占據主導地位。
以下是翻譯內容:
整個世界的電氣化程度越來越高。全球電力供應不僅在逐步新增,而且現(xiàn)有運輸基礎設施的電氣化正在迅速進行。到2040年,道路上超過一半的汽車預計將由電力驅動。
電池在這一轉變中發(fā)揮著關鍵用途,但一種相對較新的電池似乎肯定會在個人電子產品、交通運輸和重工業(yè)應用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事實上,鋰電池正在穩(wěn)步占據統(tǒng)治地位。
電池簡史
長期以來,電池一直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1800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德羅.沃爾特(AlessandroVolta)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塊真正的電池。這項發(fā)明是電池領域的顯著突破,從那以后電池技術只有少數(shù)重大創(chuàng)新。
第一個重大創(chuàng)新是發(fā)明于1859年的鉛酸電池。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可充電電池,迄今為止仍是最常用的內燃機啟動電池。
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里,或多或少有一些創(chuàng)新電池設計,但直到1980年,一個真正的游戲規(guī)則改變者才被發(fā)明出來。牛津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突破導致了鋰電池的問世。1991年,索尼將第一塊鋰電池商業(yè)化。
鋰有什么特別之處?
在鋰電池中,鋰金屬以鋰離子的形式從一個電極遷移到另一個電極。鋰是最輕的元素之一,它具有最強的電化學勢能。這使得鋰電池能夠在一塊小而輕的電池中儲存大量能量。因此,鋰電池已成為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等許多消費電子產品的首選電池。
鋰電池的優(yōu)勢
由于鋰電池的固有優(yōu)勢,自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以來,其銷量呈指數(shù)級上升。這也有助于鋰電池成本的持續(xù)降低。成本下降進一步幫助鋰電池在新應用領域站穩(wěn)了腳跟。
根據研究機構BloombergNEF的數(shù)據,在2010年至2018年期間,鋰電池價格下降了85%,達到平均每千瓦時176美元。相關數(shù)據顯示,到2024年這一價格將降至94美元/千瓦時,到2030年將降至62美元/千瓦時。
成本下降對任何在其服務中使用電池的公司,或那些要存儲能量的電力生產商等公司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到目前為止,大部分鋰電池的銷售都是在消費電子領域,但電動汽車將推動未來的鋰電池銷售。
今天在路上行駛的大多數(shù)汽車仍然使用鉛酸電池和內燃機。但過去5年,由鋰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銷量上升了逾10倍。此外,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制定未來禁止銷售燃油車的禁令,期望電動汽車最終將主導個人交通。
當然,這意味著未來對電池的需求會大得多。電動汽車制造商TSLA正和松下合作,投資數(shù)十億美元興建新的鋰電池廠。但在這種形勢下,雖然制造鋰離子的許多關鍵研究和開發(fā)工作都是在美國進行,但美國鋰電池生產商的市場份額正在落后。
鋰電池的相關上升市場是在重工業(yè)應用領域,如起重卡車、清掃機和洗滌器、機場地面支持應用和自動導航車輛等等。歷史上這些小眾應用采用的都是鉛酸電池和內燃機。但經濟效益的不斷上升已經讓這些領域迅速轉向采用鋰電池。
我國已經抓住了這一轉變勢頭,在這一領域確立了市場絕對領先地位。
我國的市場主導地位
根據BloombergNEF的一項分析,2019年初全球鋰電池產量為316億千兆瓦時(GWh)。其中73%的產量來自我國,其次是美國以12%的全球產量遠遠落于其后。
到2025年,全球鋰電池產量預計將強勁上升至1211千兆瓦時。美國的產量預計將上升,但增速將低于全球產量。因此,美國在全球鋰電池制造市場的份額預計將進一步萎縮。
TSLA正試圖通過建立自己的電池廠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有關諸如加州OneCharge等供應各種類型電池的公司來說,在當?shù)貙ふ夜烫魬?zhàn)太大。OneCharge首席執(zhí)行官亞歷克斯.皮薩列夫(AlexPisarev)他強調了公司面對的挑戰(zhàn):"美國制造商樂于使用美國當?shù)厣a的鋰電池。但這在今天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我們必須繼續(xù)從我國進口。"
這和太陽能電池面板的市場現(xiàn)狀如出一撤。雖然太陽能電池面板是由美國工程師羅素.奧爾(RussellOhl)發(fā)明的,但如今我國主導著全球太陽能電池面板市場?,F(xiàn)在,我國正致力于主導世界鋰電池的生產。
目前較低的太陽能電池面板幫助推動了光伏產業(yè)的爆炸式上升,反過來又支撐了美國的許多就業(yè)崗位。但這些電池面板大部分是在我國制造的。
我國在勞動力方面擁有重要優(yōu)勢,這使得它能夠主導許多制造業(yè)。除此之外,我國的鋰儲量和產量也遠遠超過美國。2018年,我國鋰產量為8000噸,在所有國家中排名第三,是美國的近10倍。2018年我國鋰儲量為100萬噸,幾乎是美國的30倍。
未來趨勢表明,鋰電池將在運輸和重型設備領域取代更多的鉛酸電池。向鋰電池的轉變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而我國正在將另一個清潔能源制造機會握在手中。(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