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7月14日
新型Micro III-V太陽能電池 效率達33.8%
導讀:由法國-加拿大研究小組開發(fā)的三結電池基于磷化銦鎵(InGaP)、砷化銦鎵(InGaAs)和鍺(Ge),并且有效面積僅為0.089mm2。它可以用于微型聚光光伏(CPV)中。
專為微型CPV應用設計的微型多結太陽能電池圖片:UniversitydeSherbrooke/i>
法國-加拿大研究小組最近開發(fā)了一種微米級三結III-V太陽能電池,用于聚光光伏(CPV)。
該器件基于磷化銦鎵(InGaP)、砷化銦鎵(InGaAs)和鍺(Ge),其有效面積僅為0.089mm2。舍布魯克教授馬克西姆·達農(MaximeDarnon)表示,我們還沒有將這些電池納入實際模塊中。我們很樂意與需要此類單元的任何小組合作。
據他介紹,用于制造電池的過程幾乎與用于常規(guī)III-V電池的過程相同,例如由德國專家AzurSpace生產的那些過程,不同之處在于基于等離子體的分離和切割過程。其他用于CPV應用的電池則普遍使用了切割。很難預測生產條件的確切成本,但是我們可以說,采用等離子刻蝕制造的mm2電池的價格與采用鋸切丁制造的電池近似相同的價格,而對于微米級太陽能電池而言,等離子蝕刻是唯一的方法。經濟上可行的解決方案,因為與等離子切割相比,等離子蝕刻所浪費的材料少得多,他進一步解釋說。
該電池的設計具有矩形,圓形和六邊形的有源區(qū)域,并使用商業(yè)外延鍺晶片和沉積在晶片背面的鈦鋁(Ti/Al)金屬化層構建而成。一個由氮化硅制成的氫(的抗反射涂層(ARC)SiNxHy)和氫化氧化硅(SiOxHy)然后通過淀積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這是關鍵,以盡量減少表面重組。
丟棄鋸切塊以避免由于鍺晶片的易碎性和電池的目標小區(qū)域而產生缺陷。研究人員解釋說,此外,鋸片切割會產生線性通道,迫使制造的電池為矩形,這可能不足,具體取決于入射的光分布。
在標準AM1.5G陽光條件下分析了微型電池的性能,該器件的開路電壓為2.350V,短路電流密度為12.40mAcm-2,填充系數為82.7%。研究小組指出,但是,在減小電池面積的情況下,在未鈍化ARC的情況下,電池的開路電壓下降了多達10.2%,卻觀察到了電性能的下降。
科學家實現的最大效率的34.4%為1mm的2細胞下的450個太陽集中光并的下33.8%584個太陽為0.25毫米2設備。他們進一步解釋說,在較小的電池中,較低的電流和較低的串聯電阻有望將最大效率轉移到較高的濃度。
微米級電池在《光伏進展》中發(fā)表的《MiniaturizationofInGaP/InGaAs/Gesolarcellsformicro‐concentratorphotovoltaics》中進行了介紹。該研究小組的成員包括加拿大舍布魯克大學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法國波爾多大學的科學家。
這項工作是在納米實驗室納米技術實驗室(labn2.caLN2)和系統綜合材料實驗室(IMS)聯合進行的。該研究項目由加拿大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委員會(NSERC),加拿大Prompt(一家致力于促進企業(yè)與公共研究部門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和研發(fā)融資)以及加拿大的工業(yè)合作伙伴共同資助圣奧古斯丁加拿大電氣公司(STACE)。
基于III-V元素材料的化合物生產太陽能電池的成本(根據其所屬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組來命名)已將此類設備限制在利基應用(包括無人機和人造衛(wèi)星)中,在這些應用中,重量輕,效率高的優(yōu)勢更為明顯。相對于產生的能量而言,緊迫的問題要比成本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