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11月26日
動力鋰電池銷售回暖 碳酸鋰缺貨現(xiàn)象持續(xù)
我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yè)協(xié)會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下游動力鋰離子電池銷售逐漸回暖,再加上部分公司檢修推動,碳酸鋰市場缺貨現(xiàn)象嚴重。
目前碳酸鋰價格相比年初已上漲約1.5萬/噸,漲幅超過10%。另外,近日動力鋰離子電池龍頭公司和新能源車企簽訂的大額合同顯示,電池包價格約1.7元/wh,屬于主流報價,穩(wěn)定了市場有關動力鋰離子電池跌價的擔憂。
工信部近日公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5批)》,今年的5批目錄共包括155戶公司的1782個車型。
機構認為,隨著推廣車型目錄的相繼公布,以及補貼政策的到位,下半年新能源車銷量將明顯提升,碳酸鋰資源、鋰電設備等相關子行業(yè)的業(yè)績確定性高。
相關概念股:
滄州明珠:開局良好,未來還看濕法隔膜
公司1季度業(yè)績超預期:公司2017年1季報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6.99億元,同比上升42.53%;實現(xiàn)凈利潤1.37億元,同比上升32.4%,EPS0.21元,業(yè)績超市場預期。公司預計2017年上半年同比上升5%-20%。
燃氣管放量,BOPA盈利大幅上升:公司1季度業(yè)績快速上升重要受益燃氣管放量和BOPA盈利上升。BOPA薄膜2016年景氣復蘇,價格從2萬元/噸漲至目前3.6萬元/噸,同比上漲超過50%,目前價格噸凈利接近1萬元/噸;北方地區(qū)治理霧霾,煤改氣政策加速燃氣管需求上升,公司1Q燃氣管銷量同比新增1萬噸。受補貼政策影響,預計1季度干法隔膜產量和價格同比下降。由于燃氣管和BOPA收入占比提升,1Q毛利率32.12%,同比下降4.5PCT。三項費用保持平穩(wěn),期間費用率6.39%,同比下降3.7PCT。應收賬款同比新增2.3億元,同比上升24.8%,重要是由于燃氣管銷量新增所致。公司目前率僅26%,財務穩(wěn)健,運營平穩(wěn)。
二季度濕法隔膜產量釋放:17年三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3.3萬輛,同比上升30.9%,反映出補貼政策影響已逐漸消化,電動汽車行業(yè)已經(jīng)見底回升。預計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仍將保持30%-40%的快速上升,動力鋰離子電池隔膜需求增速也將見底回升。公司6000萬平米隔膜產量已經(jīng)建成陸續(xù)投產,考慮設備調試,預計3Q濕法隔膜放量并帶動公司業(yè)績環(huán)比持續(xù)上升。
BOPA繼續(xù)高景氣,燃氣管加速上升:過去3年BOPA行業(yè)景氣低迷,產量退出,需求保持10%左右上升。2016年行業(yè)景氣反轉,BOPA復合膜價格2萬元/噸漲至3.6萬元/噸。BOPA薄膜投資周期2年以上,今年行業(yè)仍無新增產量,價差將維持高位。公司BOPA產量2.8萬噸,測算,BOPA價格每漲1000元,EPS增厚0.04元。燃氣管行業(yè)需求保持10%穩(wěn)定上升,北方地區(qū)為治理霧霾大力推動煤改氣工程,公司燃氣管收入增速有望提升。
德賽電池:下游穩(wěn)步前進,預計全年業(yè)績上升較快
2017年HOV仍會維持較快上升。盡管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現(xiàn)衰退,但預計國內智能手機廠商出貨量仍維持較快上升。臺積電(TSMC)在四月的法人說明會上也談到內地手機庫存調整時間拉長,預料二季度需求較一季度疲軟,三季度將恢復旺盛需求。
目前智能手機疲軟可能是受到下半年蘋果新機的影響,預料新機將在屏幕、指紋識別、3D攝像頭等多方面有革命性的改變。目前HOV均謹慎地下調17年的上升目標,但全年出貨量相比去年仍會有10-15%的上升。
iPhone8預計會有可觀的出貨量。目前市場看好的iPhone8預計將于下半年出爐,對蘋果17年的出貨量是個極大的提振。韓國方面指出,三星電子和蘋果已經(jīng)修改了訂單,三星將給蘋果供應1.6億塊OLED屏幕,此前三星原定的供貨量為1億塊。因此,預計,受iPhone8提振,2017年iPhone出貨量將上升5%,至2.258億部,2018年iPhone出貨量將上升10%,至2.484億部。
新客戶開拓進展順利。從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利潤方面均穩(wěn)步上升,公司年報指出,這一方面有賴于存量客戶上升較快,另一方面與公司在新客戶拓展方面取得較好進展有密切關系。
動力鋰離子電池業(yè)務處于起步階段,釋放業(yè)績尚需時日。藍微新源2015年才設立,16年收入不足3000萬,全年虧損4586.59萬。因此,短時間而言,藍微新源對上市公司不會形成正向利潤貢獻。但動力鋰離子電池是公司業(yè)務的戰(zhàn)略重點,在技術研發(fā)、資源投入上會重點支持。
業(yè)績預測:預計公司2017-18年可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09.89/123.74億元,對:應歸母凈利潤3.3/3.71億元,上升29.29/12.6%,對應EPS為1.61/1.81元,對應PE34/30X。
天齊鋰業(yè):期待增產,等待漲價
公司近期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0.64億元,同比上升41.07%;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06億元,同比上升42.72%。
鋰鹽銷量有望繼續(xù)上升。報告期內公司收入與利潤實現(xiàn)同比例上升,認為公司鋰鹽銷量上升是業(yè)績上升的重要原因。根據(jù)年報顯示公司射洪基地和張家港基地都在繼續(xù)進行技改,假如技改順利完成公司全年鋰鹽產量有望繼續(xù)上升。公司預計17年1-六月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億元至9.3億元,鑒于目前鋰鹽價格與一季度持平,認為,公司有關二季度業(yè)績繼續(xù)上升的預期可能來自于鋰鹽增產的信心。
鋰鹽需求提前反應。從鋰鹽到新能源汽車中間有正極和電池兩個加工步驟,按照市場平均的加工周期,鋰鹽需求應該比新能源汽車早3-6個月爆發(fā)。17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僅為5.79萬輛,市場預計全年國內生產80萬輛,按照新能源汽車產量前低后高來看,三四季度部分月產量有望超過10萬輛。鋰鹽的需求在較強的市場預期下提前爆發(fā)。17年鋰資源上升主力MTMarion和MTCattlin均為16年底建成或復產,上半年產量有限。鋰鹽供不應求的現(xiàn)狀可能持續(xù),鋰鹽價格可能再次上漲。公司作為國內鋰鹽龍頭有望在漲價中獲益。
最大鋰礦開始擴產。報告期內公司子公司文菲爾德宣布全球最大的鋰精礦格林布什開始擴產,其產量有望從目前的70萬噸/年(16年生產49萬噸)擴至134萬噸/年。項目總投資概算約3.2億澳元,資金來源為自籌;項目建設周期為26個月,預計將于2019年第二季度竣工并開始試生產。擴產完成后公司控制的鋰精礦產量有望達到目前的2.4倍左右。
成立子公司,從資源大牛向技術大牛發(fā)展。年初至今公司成立了重慶天齊和天齊科技兩家子公司,為打造“資源+技術+加工”的產業(yè)格局奠基。公司有望通過子公司繼續(xù)拓寬并延伸產業(yè)鏈。
配股融資,氫氧化鋰擴產不愁。公司同時公布通告,擬按照10配1.5股公開發(fā)行不超過1.49億股,募集不超過16.5億元,用于新建2.4萬噸單水氫氧化鋰項目。一季報顯示公司賬面現(xiàn)金17.17億元,加上本次配股融資的16.5億元,公司可動用的現(xiàn)金有望超過30億元,單水氫氧化鋰項目資金無憂。
預測公司2017-19年的EPS(配股攤薄前)分別為1.94元、2.31元和3.13元,對應四月二十四日收盤價44.56元,動態(tài)P/E分別為23倍、19倍和14倍。公司是國內鋰鹽的重要供應商之一,鑒于目前鋰鹽供不應求的狀況可能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