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无码澳门在线_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_国产普通话刺激_女生免费黄视频

燃料動力電池車格局生變“日美聯盟”浮出水面

鉅大鋰電  |  點擊量:0  |  2021年09月25日  

有關新能源汽車來說,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技術路線之爭遠未結束,在鋰離子電池擔綱主角的當下,跨國車企正圍繞燃料動力鋰電池車(FCV)啟動新一輪產業(yè)聯盟。最新的一例聯盟于七月二日浮出水面美國通用汽車與日本本田汽車宣布,未來七年合作開發(fā)下一代燃料動力鋰電池系統(tǒng)和氫儲存技術。


這并非個案。由于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的研發(fā)費用過高,此前已催生至少兩個日德聯盟日本豐田與德國寶馬已就供應混合動力車(HV)技術和共同開發(fā)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展開合作;日產也正在與法國雷諾、德國戴姆勒和美國福特汽車推進燃料動力鋰電池的共同開發(fā)。


分析人士認為,通用和本田此番并非試圖合作開發(fā)一款燃料動力鋰電池車,而是試圖降低燃料動力鋰電池及氫儲存設備的成本(如加壓罐和燃料動力鋰電池堆中的稀有金屬的成本),新新增氫站的數量,使燃料動力鋰電池技術更早推廣至民用市場。


據日本專利分析服務商PatentResult公司統(tǒng)計,觀察在美國公開的燃料動力鋰電池領域專利的綜合實力,通用排在首位,而本田位居第三。通用在燃料動力鋰電池防腐技術等方面有優(yōu)勢,而本田在促使氫和氧發(fā)生反應的技術等方面有優(yōu)勢。


在新一代汽車中,燃料動力鋰電池車被公認為是環(huán)保性能最高的。燃料動力鋰電池車通過氧氫化學反應出現電力,行駛期間的尾氣排放為零,只排放水。和純電動汽車(EV)相比,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的燃料補給時間更短,行駛距離更長。據信,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的行駛里程可達643公里,在短短三分鐘內便可完成燃料補給。


在日本,燃料動力鋰電池車被認為是最終節(jié)能車,于2002年由豐田和本田首次在全球推出,當時的制造成本高達每輛1億日元以上(約合人民幣600萬元)。出于降低成本,以及對抗豐田和日產的日德聯盟的考慮,本田此番不得不放棄一直奉行的獨立開發(fā)原則。


盡管各大車企摩拳擦掌、期待數年后量產燃料動力鋰電池車,但外界對此有不少批評。推出全球首臺豪華電動跑車ModelS的美國特斯拉(Tesla)汽車公司創(chuàng)始人穆斯克(ElonMusk)認為,燃料動力鋰電池的基礎建設還遠遠不夠(比如氫能源的存儲和供給),該技術有些不切實際。


現在談論燃料動力鋰電池車有些過于超前。汽車咨詢公司AutomotiveForesight總經理張豫向早報記者表示,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的制造成本實在太高,目前在任何一個國家沒有任何一款車型進行量產,氫能源的運輸及存儲也是很大難題。


不過,亦有觀點認為,通過技術革新,例如大幅削減用于促使氫和氧發(fā)生反應的催化劑鉑金的使用量,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制造成本有望快速下降。有分析稱,豐田預計2015年前以約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7萬元)的價位,推出轎車型燃料動力鋰電池車。本田則曾宣布計劃2015年實現燃料動力鋰電池車量產,并希望量產的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售價在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萬)以下。


據日本富士經濟公司統(tǒng)計,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的全球市場規(guī)模(車輛供貨金額)2013年僅為15億日元,而到2025年有望增至2.91萬億日元。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