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08日
業(yè)界掌握鋰電池著火的規(guī)律了嗎?
新能源汽車近期頻繁出現電池組問題并發(fā)生了相關的召回事件,讓純電車型的安全性問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一味的追求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是目前國內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企所熱衷的事情,但如何在能量密度、安全性、高效及耐用性之間尋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是目前丞待解決的難題。
近日前途汽車舉辦了關于動力電池安全性問題的座談會,原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分享了他的觀點。
關于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析,一個是動力電池產業(yè)發(fā)展趨勢,二是什么是動力電池安全性,三是動力電池安全性問題。
王子冬表示,目前國內經常出現的一種觀點,就是純電車型要單純以續(xù)航里程為評定標準,這一觀念其實是片面的,比如說,某電動車續(xù)航里程達到了800公里,續(xù)航里程看似很遠,但這并不是這款車型的主要優(yōu)勢,帶多少電走多遠才是關鍵,如果與燃油車相比,電池組和油箱有很大的差異,電池組有電和沒電,重量沒有差一點,但是油箱加滿了,跑完了之后重量沒有了,所以汽車是越跑越輕,電動車越跑越重,因為電池帶的電少出的力反而大,增加電池容量換取高續(xù)航里程的方法并不可靠,這將會帶來很多的副作用,電池越加大的同時,帶來的副作用也越大,在技術上就越被動,這是一種不好的趨勢。
而關于動力電池安全性,王子冬認為,十年的積累和探索,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應該滿足目前的推廣要求,但我們發(fā)現了一些問題,技術這些年沒有明顯的進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是目前的一個通用技術路徑,但能量密度越高,安全性越差卻是公認的,很多人說希望電池能量密度增高,同時安全性也保持同樣的水準,這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我們只能求得平衡。
純電汽車的安全性之所以備受重視,原因在于,我們可以掌握燃油車出事的規(guī)律,即便燃油泄露,也不一定會自燃。但是電動車燃燒起火的規(guī)律并沒有被掌握,一旦起火,電池艙是密閉的,又幾乎沒有辦法滅火。在沒有掌握鋰電池著火規(guī)律之前,把控能量密度很關鍵。安全性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
談及影響電池循環(huán)壽命的因素,王子冬說,溫度、電流是主要因素。溫度對它損傷最大,現在要做的一點是不管溫度怎么變,電池都能正常工作,要攻下這個難關。
電流太大損傷也大,還有充放電。我們發(fā)現國外電池中,明明說可以走180公里,實際開就只能140公里,他說是為了保護電池,國內往往追求充一次電走得越長越牛,其實完全錯了,因為放電深度越深的時候,對電池的損傷非常大。
上一篇:UPS電源常用電池有哪些?
下一篇:解決電池安全問題才是當務之急